隨著鈦材料在壓力容器、鈦儲罐和箱等方面應用的增加,在考慮材料技術特性及經濟效益的基礎上,選材有三種基本方法:全鈦結構、襯套或襯里用鈦及采用鈦復合材料(板)。
寶雞鈦設備廠家選用何種材料取決于設計要求、設備的使用狀態(tài)、所需的材料厚度和相應的加工制造方法以及費用。概括地說,關于壓力容器制造,隨著操作條件的變化,壓力、溫度等參數的增加而依次采用全鈦、襯套和復合材料結構。爆炸復合板比全鈦結構便宜,這一點增加了設計者和制造者對復合板的興趣。鈦板的成本幾乎是與其厚度成正比,也就是正比于材料的使用數量。但是爆炸復合板的成本與爆炸連接技術有關,而與板材厚度關系不大。將鈦貼面厚度為2mm的爆炸復合板和全鈦板在每平方米價格上作一比較就可以發(fā)現,當厚度為20mm時兩者價格是一樣的。因此,當厚度小于20mm時,全鈦板較便宜。當然,還必須考慮到其他幾個因素。復合板的所有焊合及內部附件的連接處具有更大的復雜性,因此,實際上的盈虧平衡點對于簡單容器來說,厚度要超過20mm,而對復雜容器則更厚才合算。但是超過一定厚度后,由于鈦的活性大,使焊接存在著困難,而厚鋼板的焊接問題早已解決。
一種常被人們選擇的方法是,襯里容器用鈦作內容器,其材料厚度為5mm,以使它能支撐自重,并能在兩側完全焊接以確保具有較高的焊接完整性。這一容器經過充分試驗和檢查后,以兩半形式制作碳鋼或低合金鋼外殼,并按鈦容器的外徑加工鋼殼內表面,以獲得配合界面。這兩半鋼殼裝配到鈦容器上,然后沿鋼容器的縱縫進行焊接,再焊上容器的端面,最后合成的是一個在鋼外殼里有一個預應力鈦殼的容器。用這樣的技術已加工制造出直徑4m和長12m的反應器,其操作壓力和溫度分別可為30×105Pa和180℃。